一位草根青年的奋斗史诗——徐统存先生和他的《年华》
朱鹏源
认识徐统存先生很偶然,记得是在《超级靓声》南京赛区周玲主席组织的一次电影评鉴会上。那天,省委宣传部 、南京电影制片厂、南京电视台、高校等各方各界领导朋友,济济一堂聚会在江宁物媒大厦。
很巧也很有缘,我和徐先生是邻座,自然就聊了起来。得知他供职于江宁区委后,我也提到了他的老熟人——张玉力常委宣传部长、周立军前常委政委、刘金平副主任等老朋友,双方的心理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于是成了微友。
后来见面,他见我做法制维权工作,又提起过他的东台同乡崔武主任律师等名流。说起崔老兄,想起一件旧事:约10年前,我们携手合作过一个浙江商人疑似被冤枉抓到内蒙古的案件,经过我的介绍,当事人家属委托他辩护,我们随后发了报道。
迄今为止,和徐先生的交往算不上很多,但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作为曾经的革命军人,酒量好像不是太大;貌似很书生气的他,一上讲台特别是朗诵时候就激情澎湃、滔滔不绝;陌生人多的场合上他的话语不是太多,但是发言了就会一针见血、直达本质。
这是一篇有些迟来的文字。获赠徐统存先生的长篇小说《年华》,是在年中的一个饭局上,当着《扬子晚报》编委、著名诗人龚学明老师等人面,我说:回去一定认真拜读,然后写一篇有感而发的简短书评。
后面几月,为了工作东奔西跑,小说看得断断续续,直到前几天才一字不落地看完这本40万字的皇皇巨著。
徐先生是东台人,我是宝应人,盐城扬州也是老邻居,我们可谓是正宗的苏北老乡。因而对于他的作品里描述的那些风土人情、物况景致,我感觉十分亲切与熟稔。
套用一个当下网络非常流行的语词来定义,如果我是一位准“小镇做题家”的话,那他就是一位草根青年的典型代表。我们都出生于昔日十分贫瘠困苦的小乡村,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与奋斗走了出来,在繁华富庶的省城娶妻生子、安家落户。
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清楚,计划经济时代,农村娃想跳出农门远走高飞,应该只有三条路:考学、参军和经商。徐先生和我分别走了前两条路,才走出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轮回。
聊完闲篇,进入正题。拜读完《年华》,我认同有人说它是当代版《平凡的世界》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高度评价:
此书描写的社会生活波澜壮阔,涉及到农村、部队和地方;此书叙述的个人历史感人肺腑,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走向老年;此书涉及的各类知识包罗万象,包涵军事、文学、商战……
我认为,这是一则催人奋进的半自传体传奇故事。
读完全书,感想有三:
言为心声。一位名人说过,我手写我心。真情实感是人世间最动人的乐章,无病呻吟是令人讨厌的做着伪装。
落榜之后的失望、失恋之后的痛苦、父母离世的忧伤、仕途不顺的落寞、开悟之后的淡然,林林总总的人生体验,通过书中发自肺腑的语言表述出来后,很容易让人有一种代入感,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共振。
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年华》的文学创作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关注了时代的飞速发展,反映了生活的真实状况。
父母亲人的关爱照顾、部队首长的爱兵如子、同学战友的情同手足、舐犊情深的爱女情节、感恩一切的大彻大悟,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弘扬主旋律,歌唱新时代。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坚持”的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徐先生创作出了一部精品力作。
向阳而生。扼住命运的咽喉,乐观向上无畏前进。无论是谁,人生没有永远一帆风顺,李白怀才不遇,邓公三起三落,默多克数次离婚,但是他们一直心怀光明。
情场经历的离奇曲折、商场风云的波诡云谲、官场生态的不尽人意、偶然失误的追悔莫及、身负巨债后的从容坚韧,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但是主人翁余统华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希望。
他那海伦凯勒、愚公精卫般永不屈服的人性光辉,照亮了每一位他周遭的人;他的故事励志无比,是当下许多躺平者的一剂补钙良药,希望沉沦者们能够认真读读本书,你会从中获取愈战愈勇、永不言败的勇气与力量。
为了写作此篇小文,特地上网搜集了一下资料:
看到徐先生走进高校、家乡、书展签售《年华》的新闻,拜读了他公开发表在报刊上的诸多诗章,观看了老朋友刘传俊局长等主持的诗歌朗诗会,学习了诸多领导前辈和文朋诗友们发表的精彩书评。
文坛前辈、中国作协荣誉副主席蒋子龙老师的推荐语,对徐先生来说名副其实、当之无愧;我相信,在著名导演尤小刚老师的支持下,正在改编的电影《年华》,同样会是一部上乘之作,我们期待着。
(作者简介:朱鹏源,毕业于南师大中文系,1999年开始新闻从业,曾在新华日报社子报、江苏电视台和中国网、《中国报道》杂志社等媒体担任编辑记者和编委副主编等职务,现任中国新闻传媒集团(香港)总编辑、中国缅甸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荣誉会长、中国地名学会名镇优品委员会名誉会长等职。
多年来,基本专职从事法制新闻和维权工作,发表了大量案件报道和监督新闻。披露的“苏北名医见死不救税务副局长”案,得到国家最高领导批示;“农夫山泉因一元钱官司败诉”报道,轰动一时;报道的“扬州药物致聋儿童八年维权胜诉”当事人,走进2003年央视3-15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