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姊妹情结 ♣王全忠

  我母亲兄妹四人,分别是大舅、二舅、姨妈和她,母亲排行老四。姥姥家是超化乡圣帝庙村的,距离我们家有七八里路。姥爷为人本分、心地善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姥姥一辈子勤劳节俭,织布纺花,缝衣做饭,操持家务样样精通。两位老人虽缺乏文化,但通情达理,友善乡邻。母亲兄妹四人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朴实的父亲,勤劳的母亲,优良的环境和淳厚的家风,使兄妹四人从小就耳濡目染,影响很深。兄妹们相互尊重,相互帮衬,在父母的抚育下共同健康成长,从小就产生了深厚的姊妹情结。

  “圣帝庙你姥姥家和咱们血脉相连,是我们家最重要的亲戚,你们一辈子不要忘记圣帝庙这个地方。”在我刚刚懂事时,母亲就多次这样交代我。遵照母亲的心愿,逢年过节或遇上圣帝庙古会,我都要去舅家走亲戚,借此机会探望舅舅、舅妈。当他们生病住院的时候,我也必去医院看望。舅舅、舅妈四人先后病逝时,我都亲自前去坟地吊唁送终。圣帝庙这个地方,我始终没有忘记。我现在已年逾八十,仍保持着和姥姥家、姨妈家、表兄表妹之间的往来。如果母亲在天有灵,她一定会高兴的。

  “咱家的窑洞冬暖夏凉,你们两个舅舅年纪大了,耐不住冷热,冬夏时节要请他们来家里住一段时间。”两位舅舅在晚年时,母亲心疼他们冬受凉、夏受热,给我讲了这段话。我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也清楚地知道,母亲是想让她的两位哥哥免受冬寒夏暑,同时,还可以借机叙述他们的兄妹之情。每到“中伏”“三九”时节,我都要亲自请舅舅们来家里住上十天半月。他们来到我家前,母亲便早早将麦子从缸里取出来磨成白面,把鸡子下的鸡蛋积存起来,准备给舅舅们改善生活,估量着舅舅快到家时,她还会走很远的路接他们。一见面,兄妹们就分外高兴,问长问短,说个不停。舅舅在家住的日子,母亲经常为他们改善生活。有时还特意交代我周末回家时到集上割点儿大肉,买几个带芝麻的烧饼,让他们增加些营养,同时也调节一下口味。大舅晚年因身体虚弱,不很讲究,母亲经常连夜为他拆洗衣服,让他穿着体面一些。二舅眉清目秀,一表人才,穿戴十分考究。这是二舅妈他们俩人都十分看重礼仪的缘故。在我们家居住期间,冬天,母亲会把家里供取暖的煤火烧得很旺,怕他们受凉;夏天,母亲会给他们及早准备两把芭蕉扇,怕他们受热;晚上,他们兄妹经常聊至深夜才肯入睡。每次舅舅他们回圣帝庙时,母亲则会送他们很远……

  “你姨妈我们俩从小就谁也离不开谁,现在,我们都老了,要让我们经常见见面。”我姨妈同母亲一样,是位勤奋和忠厚的人。一生养育了四男一女。年轻时,我姨父经常外出做生意,家里家外都由姨妈张罗。由于长期重担子、大负荷,不到六十便弯腰驼背,横三竖四的皱纹布满脸庞,岁月的沧桑在她面部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母亲晚年时身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但由于家庭和睦,儿女孝顺,再加之心态好,年届七十仍腰杆笔直,头脑清晰。遵照母亲的嘱托,我们想方设法安排姨妈她俩见面。二老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聊天的内容包罗万象:从童年故事到晚年生活,从家庭琐事到村上乡邻,从儿女们的生活状况到她们兄妹的感情世界……我偶尔会坐在她们身旁,认真聆听她们对话,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同时也为她们姐妹之间的感情深受感动。

  “我老了,跑不动了,你舅舅、舅妈去世时,你再忙也要给领导请个假,为他们送终。”对舅舅他们的后事,母亲曾反复这样交代我。大舅病逝时,因母亲当时血压不稳定,这一消息暂时没有告诉她,我和爱人背着母亲悄悄地去圣帝庙为大舅送别。直到“五七”前夕,母亲血压稳定,也逢那几天她精神较好,我们才策略地将这一噩耗告诉了她。母亲听到这一消息,顿时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很长时间无法抚平内心的伤痛。二舅一氧化碳中毒后(煤烟所致),住在医院抢救。我母亲当时因心脏病发作,就住在隔壁病房。为避免舅妈和母亲情绪波动,我们当时对两位老人隐瞒了这一消息。最后,二舅因抢救无效去世。兄妹两人虽仅一墙之隔,临别前竟没有说上一句知心话。对此,爱人我俩和二舅家人都深感遗憾和无奈。母亲病愈出院后,我们择机将二舅病逝的消息告诉了她,接连的打击让母亲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沉默寡言,心事重重。先后失去两位同胞兄长,对她心灵的打击和内心造成的悲痛是可想而知的。

  大舅妈和姨妈的后事,我们同样以庄重的方式,按照农村的礼仪参加并送至坟上。二舅妈九十岁高龄才因病去世,去世前,我曾按母亲生前嘱托先后多次专程去家探望。病逝后,我和爱人又去二舅妈家里参加了吊唁活动。

  母亲兄妹四人情如海深。尤其晚年,他们之间的感情不仅没有丝毫疏远,反而又有了新的升华。我的儿女、儿媳六人,也都以他们的奶奶为榜样,相互学习,相互帮衬,紧密团结,频繁走动。一个具有十六口人和睦向上大家庭的优良家风,得到了街坊邻居的广泛认可。母亲的姊妹情结像春天点点滴滴的细雨,无声地滋润了我们家几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