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教唤醒世界 博爱温暖人间 ——《晏阳初》故事梗概
【编者按】最近,知名作家苗勇著《晏阳初》一书在世面上“很火”,出版发行一年多时间再版18次,《人民日报》、新华社、《文艺报》等300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和评论。应广大读者的请求,特梳理了《晏阳初》故事梗概,供分享。
平教唤醒世界 博爱温暖人间
——《晏阳初》故事梗概
晏阳初,男,四川巴中人,出生于1890年10月,原名兴复,字阳初,别名晏遇春,毕业于美国耶鲁与普林斯顿双料常青藤大学,他一生为中国和世界劳苦大众服务七十余年,是中国近现代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也是百年乡村建设绕不开的人物。曾和爱因斯坦等人一起被评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是迄今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聘为终身顾问的亚洲人,是中国第一位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公益人。《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称他是“一位有独创的教育家”,被里根总统授予“消除愚昧饥饿总统终身奖”,获得很多荣誉,感动了全球,赢得了世界尊重,被国际社会尊崇为“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世界平民教育之父”。
因晏阳初在国内建树多在1949年前,其1951年后的影响又多见于异国他乡,以致于一直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晏阳初在国内名声不显,川人很少人知道,国人也很少人知道,晏阳初成为一个陌生的现代伟人。由于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当前的教育改革高度契合、乡村建设理念与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契合、让人类共同富裕行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契合,四川知名作家苗勇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经十多年努力,翻阅搜集大量史料,寻迹回访70多个部门(单位)100多位知情人士,撰写出版了长篇传记文学《晏阳初》(2021年9月、人民东方出版社出版)。
书一出版,立即引起思想学术界和文艺界热评,一石激起千层浪,近2亿人次点击了解,被人民东方出版社评为年度十大好书,获好书探中外十本好书和好书人气榜第一名、四川省版权奖作品创作一等奖、2021年度四川文学作品影响力排行榜第一名、首届李劼人文学奖、大巴山推优文学作品榜首,被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新浪、政帮智库等40多家媒体(智库)评为好书。从社会强烈反响中,让我们看到了晏阳初的思想和梁漱溟、陶行知等先贤的思想一样,都“活在当代中国”,晏阳初“从中国干到世界”的实践与经验值得传播推广。
作品《晏阳初》采用编年体的方式,以晏阳初一生拼搏奋进为主线,以平民教育运动、乡村建设运动实践探索为副线,以爱国爱家爱平民为辅线,先生围绕主人公晏阳初成长的足迹,艺术地再现了晏阳初爱家、爱国、爱民,无私奉献于中国和世界劳苦大众的波澜壮阔的传奇一生。
作品详细描写了晏阳初幼年在巴城生活的点点滴滴。作品从晏阳初出生开始着墨。1890年10月,四川巴城塾师美堂先生老来得子,这孩子便是后来的晏阳初。美堂先生姓晏,名乐全,字美堂,祖籍巴中三江百花溪,是巴中有名的世代书香……其时夫人吴氏已四十多岁了,已育有三个儿女,大儿子甚至到了婚配的年龄。美堂先生自幼禀聆家训,文脉渊源,通晓诸子百家,经史子集,是有名的饱学之士,且是家传医生,但无心为官,在城西设馆讲学,因博学多识,性情谦和,令名远播。晏氏吴夫人是距离巴中城南六十多里南江县元潭大户人家的女儿,小脚,白净清秀,熟悉礼仪,颇有威仪。是以晏阳初自幼聪慧淘气,但家教甚严。晏阳初在《九十自述》中说,“我的乡井在四川巴中县。那儿,有我多少脚印,踏上山之巅,水之涯。”“珍藏着幼年时温馨的记忆。尽管我是四海为家,有时午夜梦回,难眠乡思万缕。书声、弦歌,甚至樟茶鸭、豆豉鱼,都是可怀念的。”
——作品用叙述的方式详细描写了晏阳初艰难的外出求学生涯。晏阳初的作为与他的海外留学经历和丰富的学识是密不可分的。巴中作为偏远贫困之地,能读书已是不易,更何况留学海外?晏阳初自幼聪慧,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不满四岁便习诵四书五经,入私塾接受儒家文化熏陶。由于晏阳初敏而好学,小小年纪俨然成为学堂的“二先生”。美堂先生也要求甚严,甚至写诗劝学。
彼时,西方传教士进入巴中开办福音堂传播西学,并聘请美堂先生担任中文老师。晏父虽是宿儒,却谙习时事,对社会的发展趋势有较为清醒的认识,特别是与洋人处得久了,他们先进的思想,守时的习惯,严谨的学习态度,也渐渐感染了美堂先生,更知“书香之外另有世界,西学乃潮流所趋”。13岁时,就将晏阳初送到保宁(今阆中)学费全免的西学堂学习西学,由此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在保宁学习的四年时间里,晏阳初是年龄最小、成绩最为优异的学生,学习中知识日厚,眼界也日益开阔,渐明时局,因仰慕当时四川名将杨遇春,遂改名为晏遇春,以此砥砺自己,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直到1920年,晏阳初从美国学成回国,才把名字改了回去。
四年后,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17岁的晏阳初又独自前往四川境内教授西学的最高学府——成都华美高等学校求学,并以给人补习英语挣钱补贴生活开支,还曾在一所中学短暂做过英语教师。在此过程中,晏阳初结识了英国传教士史文轩,并共同创办辅仁学社,义务为有志于学习的青年学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辅导,并在此过程中双方结下深厚的友谊。
1911年9月,震惊中外的“保路运动”爆发后,晏母病重,晏阳初便回到了家乡巴中,并在巴中中学教了一个短时期的英文。在巴期间(1912年春天),晏父因病去世。
1912年夏天,晏阳初再次来到成都,和好友史文轩重新将一度解散的辅仁学社办了起来。由于晏父去世,正当晏阳初准备全力投入社会准备挣钱养活自己时,见晏阳初聪慧过人、才华异于常人,好友史文轩提出义务资助晏阳初进入圣保罗书院(香港大学前身)学习。
晏阳初思虑再三,决定回家征求家人意见,但刚一回家,便得知大哥晏春霖因病去世。晏阳初便决定停留在家中服侍母亲,但在晏母的坚持下,晏阳初决定接受资助,辞别家乡,前往香港求学。
1912年冬天,晏阳初在史文轩一家的帮助下,开始了他南下香港的求学之路。抵达香港后,得知香港大学春天才开始招生,便进入圣保罗书院旁听,等待来年报考。在入学检测中,晏阳初成绩很差,巴奈特校长告诉他以他现有的成绩至少要在这里学习三年才有希望考中大学。
于是晏阳初便全身心地投入了紧张的学习之中,在大多老师均不看好的情况,半年后,晏毅然参加了第二年的香港大学入学考试,并一举夺魁,考取了第一名,成为港大的新生状元。
按照规定,第一名可以获得1600元奖学,但必须加入英国国籍,此时他一年的开销也不过100个大洋左右,但晏阳初却毅然拒绝索特校长劝说,说“为了区区1600块钱,竟要一个学生出卖自己的国籍,校长,恕我直言,这代价也太大了吧!我是很穷,很需要这笔钱。但我郑重地告诉你您,这笔奖学金,我不要了。”
晏阳初拒领奖学金一事,很快就在香港大学传开了,因此成为港大“名人”,1913年9月,面对当时国内军阀混战、农村衰败、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整个社会濒临溃败边缘……晏阳初毅然决然主修了当时相对冷门的政治经济学,寻求解国弱民困之道。
在香港大学求学期间,晏阳初认识了来自汕头、后成为民国时期享誉中外的学者外交家的徐淑希。读到大三时,资助他求学的至交好友史文轩牺牲在一战战场,晏阳初悲痛欲绝。好友徐淑希见状,便提议晏阳初一同前往美国留学。
1916年夏天,晏阳初与徐淑希结伴而行,准备去奥柏林大学读书。但在渡轮上,意外得知耶鲁大学可以半工半读。当年9月,晏阳初便毅然进入耶鲁大学,并顺利完成学业。并在求学过程中,认识了后来相伴一生的伉俪许雅丽。一战结束后,又进入普林斯顿常青藤大学攻读硕士。
——作品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描写了晏阳初强民救国志向的萌发过程。晏阳初自幼受儒家传统文化熏陶。在父亲的私塾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儒家文化思想潜移默化深入到他的灵魂,使他幼小的心灵萌发了为国为民的理想。蜀道自古难行,清末社会动荡,更是山高路远,匪患横行,在步行去阆中、成都的求学山路上常与苦力“背二哥”为伴,互为扶持,对底层劳苦大众的艰辛有了深切感受,于懵懂之中产生了关爱之情。在远渡重洋的求学路上,见识了国人的积弱积贫,遂萌生了改变之心。美国耶稣大学毕业后,他又到一战法国战场为法工服务当翻译,维护华工权益,并为其代写书信。见识了华工无知无识的困境后,晏阳初遂萌发了教华工读书识字的想法,并将之付诸行动。为确保学习效果,他亲自编写教材,并创办了专供华工阅读的《华工周刊》。在他的努力下,华工们很快就能够应付读书、写信、看报等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了。在此过程中,晏阳初认识到,所谓的‘苦力’的苦,还发现了‘苦力’的力,‘苦力’的潜伏力。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救济,而是发扬他们的潜力。由此萌发了他救国志向,“从此有了志愿,回到中国不发财,不升官,我找到了这个大矿。并且一生要努力开发这个‘人矿’‘脑矿’”,立志唤醒尚在黑暗混沌中的几万万同胞。
——作品深入浅出的描写了晏阳初学成归国后开展平民教育的全过程。1920年8月,晏阳初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回到中国后,与先他回国在上海女子体育学校任教的许雅丽明确了爱情关系。
其后,在孙中山的追随者,时任中国青年全国协会总干事余日章的支持下,准备发起识字运动,服务贫苦同胞,并担青年会的平民教育科长。为摸清中国平民教育的症结,他用一年多时间,走遍山东、北平等中国19个省份开展调查研究,走访业余夜校、工读学校,撰写详细的考察笔记,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平民教育”计划和方案,并获得时任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支持。
1922年初,由晏阳初设计的《平民千字课》正式成书,解决国内平民教育最为棘手的教材问题。在晏阳初的坚持下,选定湖南长沙作为平民教育试验,并在时任湖南省长的赵恒惕的支持下,成立湖南平民教育委员总会,开展免费教平民识字识字运动,推广平民教育。三天时间,第一届识字班就招聘教师150多、招收六岁至六十岁不等的生源1200多人,956人获得毕业,省长亲自颁发的毕业证书《识字国民证书》,引起了轰动,获得了成功。很快,湖南全境各个县区相继设立了平民学校和平民读书,几年时间长沙一地的平民受过识字教育的就有20万之多。
1923年2月,晏阳初又在山东烟台开展平民教育,初期便招收学员2000多人,聘请100多名义务教员,其中还有近700名女学员,并于8月1日邀请前国务总理熊希龄的夫人朱其慧女士来主持毕业大典。
朱其慧女士受到现场感染,当即决定投身于平民教育事业。其后,嘉兴、武汉等地的平民教育也相继开展起来,并很快在华中、华北、华南各大城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的识字运动。
此后,在朱其慧女士的倡导奔走和帮助下,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晏阳初任总干事。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国已有半数以上的省份成立了省区平民教育促进会,几十个大的城市都先后建立起推动平教的组织,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
时间来到1925年夏天,晏阳初应邀参加在檀香山召开的第一届太平洋国际交往讨论会。晏阳初在会上受到热烈欢迎,播下了将平民教育推向国外的种子。其后,晏阳初又被耶鲁大学授予荣誉学位,在两次出海中,晏阳初为平民教育筹措了大量的资金。
同时,作品还采用细节描写的方式,叙述了张学良对晏阳初及其从事的平民教育从赏识、帮助、支持,以及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要晏阳初当官从政的故事。
——作品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定县试验”。1929年夏末,平教会召开了全体会议上,晏阳初决定将正在城市进行的平民教育全面转入农村,到定县进行乡村教育。这是平民教育的重大转折。
晏阳初身先士卒,放弃北平优越生活,带着金发碧眼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婴儿,举家迁入离北京三百多公里的定县农村。开启人类历史上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类社会试验。
40余万人口的定县就是一块寂寞而贫瘠的土地,占中国总人口的千分之一,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农民,土地贫瘠,经济落后,发展缓慢。进入定县后,他们吃住在农村,吃定县饭,住定县屋,走村串户,下地劳动,学定县话,和村民打成一片,在当地乡绅米迪刚的支持下,先在模范村翟城村进行示范。他们将农谚和节气歌谣印在灯笼上,教授科学种田知识,免费教农民识字,随后又在定县全县每个村子陆续展开了农民识字运动。
为解决教师人手不足的问题,他们发明了导生传习制,让刚刚毕业的学员充当教员。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农民中的佼佼者在农村生产生活中发挥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
随着识字运动已在定县全县展开,逐渐形成了一股学习的风气。为了巩固农民们所学到的知识,他们创办了《农民周报》,用最浅显的文字传递农民最关心的话题。
紧接着,他们又编写《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农民简易读本,创立了流动图书站,在每个村设立“平民角”图书室,平民读物得到了受启蒙的识字农民的狂热喜爱,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读书兴趣,识字教育的功效也变得与日俱增。
在定县试验中,他们认为农村的问题千头万绪,农民的问题总的可以概括愚、贫、弱、私四个方面,于是从四种教育工作着手:文艺教育培养知识力来攻愚,生计教育培养生产力来攻——卫生教育培养健康力来攻弱,公民教育培养团结力来攻私。
从他们入驻定县开始到1933年,定县的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麦品种改良,谷子改良,鸡鸭等家禽和生猪优质品种的引进,科学的耕作技术的引进,新型农具的推广,都极大地增加了定县农民的收入。
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他们又推动建立农民自助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了自己的信用社,到1934年初,全县已经有自助社三百多个,农产品减少了中间商人的剥削,增加了农民收入。
为系统解决农业农村问题,他们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大方式”,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公民“四大教育”和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礼俗“六大整体建设”。在他感召下,定县聚集500多位知识分子,其中60余位归国博士、大学教授,上演了举世闻名的“博士下乡”故事,“以生命影响生命”方式,培育“新民”、开启民智,力图为苦难深重的中国探索不流血的救国强国之路。
——作品采用简述的方式,描述了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海外影响。20世纪50年代后,晏阳初将在中国探索成功的“定县试验”推向世界,足迹遍布泰国、菲律宾、印度、加纳、古巴、哥伦比亚、危地马拉等50多个国家,开创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理念影响了全世界,为世界贫苦人们打开智慧和富足之门,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有益探索。
本书通篇洋溢着晏阳初强烈的民本思想。新华社称“有意味”的《晏阳初》讲好了属于民族、人类、未来的中国故事。《中国艺术报》评论称其展现了可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