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之间的游吟诗人 ——写在李晓伟《舌染清欢》付梓出版之际
《舌染清欢》封面
□马鹏亮文/图
李晓伟喜欢在日暮时分端立阳台,那里有他精心侍弄的几盆盆景。夕阳斜照,花草日盛,偶尔有风吹过,枝叶沙沙作响。
有时,他踱步客厅,瞄瞄鱼缸内自由自在游动的鱼,瞟两眼正在播放的电视节目,或是重新穿过书房回到窗前举目远眺,遥望文化宫游园内繁茂的绿树和喧闹的人群,感受着这一切的声响、勃发和萌动。此时,他面如平湖,心中却定有所属,或是一种萦回不去的思绪,或是一丝莫名其妙的感伤,更多时候是一篇文章的构思布局、文字的雕琢排列,因此,一切动反而让他的内心越发的静。
于是,他坐下,伴随着“啪啪啪”的键盘敲击声,一篇篇文章就宣泄而出,宛如天成。
但这并非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他半生历练、认知、经验、所知所感的凝结。
他走过南、闯过北,沿途的风景、邂逅的人事在纷繁杂扰的尘世中起伏回荡、早已淡忘。当他关上房门、隔离俗世,在一方清静的斗室内,所有的记忆再次回归。无须刻意,不需苦思,近两千万字的作品在笔尖铺陈开来,新锐小说《涮三国》,散文集《渐行渐远》《浅斟低唱》和即将出版的《舌染清欢》等一系列作品次第呈现,惊艳了世人,丰满着他的人生。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多年前,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李晓伟当上了一名时称无冕之王、受人羡慕的记者,开始了赶会场、写稿子的生活。经过老前辈的提携和不懈练习,再加上特有的天赋,他的写作技法日益成熟。后来,他参与了《汝州晚报》周末版的创办,生活化的基调和头版惯用的整版大幅照片,颇受当时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在正常的记者工作分内,他写消息、写通讯、写评论、写散文,眼光独到、文笔独特。工作之余,他写风穴寺、写东坡竹林、写九峰山、写文庙、写望嵩楼、写北城门……汝州几乎所有叫上名叫不上名的名胜故旧,都成了他笔下的风景。
锅盔夹肉、凉拌粉皮、麻辣兔头、浆面条、擀面条、胡辣汤、羊肉汤、豆腐菜、揽锅菜、饸饹面、烧鸡……汝州所有的特色美食包括舶来美食,都在他的笔下重新呈现出佳肴的美味,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活色生香。
他坚持作品要服务人民、观照社会,反映时代和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因此他用各种题材的文章讴歌汝州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仅全市及各单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就达百余篇。其中诗歌《不忘初心追梦前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是追梦人》《山水汝州绘画卷》等,连续多年被汝州春节联欢晚会和汝州春节网络联欢晚会录制成诗朗诵进行播出。
他不随波逐流,坚持写有温度的作品、贴地气的作品,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等特殊时期,创作了《你是美丽风景,打湿我的眼睛》《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英雄无悔》等诗歌、散文,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精神力量。正是对写作有着深刻的领会和感悟,他的笔才异常灵动,才能不断推出精品佳作。
李晓伟身材颀长,举止儒雅,却像所有真正的文化人一样,有着极强的文人“劣根性”。
他有三“好”,一好书、二好酒、三好客。他藏书近万卷,读书破百万,创作两千万。在他家中,俯仰皆是书。家中装修时,他对装修师傅说,就一个要求,书架得多。这不是凡尔赛,事实已经印证,充斥满屋的,不是香水味,而是书墨香。他好酒,既品酒也藏酒,并且偏爱在夕阳斜照、微风轻拂或是细雨迷蒙、入身微凉中饮酒,爱酒更爱那种意境。或觉小口轻啜不够豪放,他喜欢像李白们那样大口饮酒,半高脚杯酒只需要一口。他喝酒几乎不吃菜,满桌美味对他来说几乎无诱惑。因为好酒,他酣畅淋漓地写下了酒文化系列,写出了喝酒者的洒脱、不喝酒者的无奈和一直喝酒偶尔不喝酒者的尴尬。他好客,人脉极广,源于丰富的人生经历,因此与他相交者,既有官宦达人又有贩夫走卒,正像是他的文章,既能阳春白雪,又可下里巴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正是对文学、文字、文章的不断追求和所取得的成就,李晓伟先后成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16年3月,当选汝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自此,他以笔为旗,以文载道,与全市文学爱好者一起,坚守文学的价值和精神,为繁荣汝州文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他始终没有舍弃作为一名文学“匠人”的根,那就是创作,源源不断地推出好的作品。正是有了长久的思索,他开始神游物外,与先贤隔空对话、平等交流。他由表及里,想象他们的生平、故事,揣测他们的神态、举止。在这个过程中,先贤们都活了,他可以与他们无障碍沟通,并且把他们的一言一行、观点主张、嬉笑怒骂表现出来,于是成就了《听老子说》《那孙子说》《孔子他老人家》《一声叹息刘希夷》《解读荆轲》等一系列大文化散文。
但他并不因此而沉湎。在现实层面,李晓伟依旧喜欢游走街巷,在人间烟火中感受内心的宁静。那些窄窄的过道、旧旧的庭院、高大的梧桐、斑驳的门窗和古朴的青砖黛瓦、温婉的老街居民,从不曾让他失望,每一次漫步,都会赐予他灵感,赋予他继续写作的力量。
就像西方魔幻题材小说中的吟游诗人喜欢歌颂英雄、王子和公主一样,李晓伟也在不停地游走吟唱。在行与停之中,在动与静之间,他以一种看淡流光后的从容不迫,边走边唱,边走边悟,为盛世放歌,为人民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