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承者冯晓垒:扶阳唤体疗法开拓中医新境界

中医传承者冯晓垒:扶阳唤体疗法开拓中医新境界

  在中医的浩瀚星空中,有一位杰出的传承者 —— 冯晓垒。他是扶阳唤体疗法创始人,红墙御医胡维勤第二代弟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通经疗堵(毒)传人、道医神针传人、一诊三疗整合医学传承人、筋膜学之父原林教授传承人、国医大师金伯华传承人,更是荣获 2019 中医新技术创新奖的行业翘楚。

  冯晓垒大夫心怀宏愿,感恩古圣先贤的智慧为中医指明方向,感恩身边良师益友的指导与点拨。他诚愿与中医爱好者一同挖掘中医奥秘,加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生之年推进中医新理念。秉承 “不为良相、必为良医” 的信念,弘扬中医国粹,济世康民,为人类健康奋斗终生。  

中医传承者冯晓垒:扶阳唤体疗法开拓中医新境界

  一、对中医学习的深刻体会

  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疗效深入千家万户,铭记于国人心间。在冯晓垒看来,中医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医学,更是一种方法论。以症论治的辩证法,见证了中医是一门科学而非技术。中医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伟大创举。

  中医理论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将人视为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精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寒热虚实、阴阳表里,进而得出病名,归纳证型,以辩证论治原则制定治法。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吐纳功、食疗等多种手段,使人体阴阳调和而康复。

  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帮助恢复人体阴阳平衡,保持正常功能,实现无疾无痛;消极面则是在必须使用药物或其他手段缓解疾病恶化时,兼顾生命与生活品质。中医的最终目标不止于治病,更是期望帮助人类达到《黄帝内经》所提出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作为医者,缓解病人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是职责使命。因此,学习、实践、传承中医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医传承者冯晓垒:扶阳唤体疗法开拓中医新境界

  二、精湛医术展风采

  冯晓垒的医术融合了众多中医传承的精髓。在临床实践中,他充分运用扶阳唤体疗法,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进行个性化治疗。对于一些因寒湿之邪入侵导致的疾病,他善于运用艾灸等温热疗法,激发人体阳气,驱散寒湿。

  在治疗疼痛类疾病方面,冯晓垒凭借其道医神针的传承,精准选穴,运用针法疏通经络,缓解疼痛。对于骨态、体态变形的患者,他通过徒手骨雕等手法,调整身体结构,恢复人体的正常生理曲度。

  在调理气血不足、四肢不温等问题上,他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药食同源的方案,选用合适的中药和食疗方法,以补养气血,温通经络。对于心理因素导致的疾病,他注重医心,通过心灵疗愈,调整患者的心态,达到身心同治的效果。

  此外,冯晓垒在全息望诊方面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通过面部反射区的定位与主治,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例如,从额正中点可以看出头面病、脑病;肺区两眉端连线中点,能诊断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在骨态全息诊断中,眉棱骨全息对应左右髂骨、骨盆,鼻子可反映脊柱及脊柱侧弯情况。人中的不同形态也能为妇科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同时,他还熟练运用耳诊、眼诊、手诊、肩胛骨全息诊断、肚脐全息诊断、全息足诊等多种全息诊断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中医传承者冯晓垒:扶阳唤体疗法开拓中医新境界

  三、整体(合)医学新理念

  1. 上医医心除病因。思想通、经络通,百病不生。内因包括心理因素、灵魂;外因则有七邪(风寒暑湿燥热火)。

  2. 中医医病除病体。调理身体本身,如骨态、体态变形、筋伤疼痛、气血不足、四肢不温、阴阳不调、燥热烦渴等。

  3. 下医医症除症。缓解或消除当下症状,如诸疮痒痛、酸麻胀木肿等。  

中医传承者冯晓垒:扶阳唤体疗法开拓中医新境界

  四、临床实用性全息望诊

  1. 面部反射区的定位与主治涵盖多个部位,从头面到足,对应不同病症。如额正中点主治头面病、脑病;肺区两眉端连线中点,主治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2. 骨态全息诊断通过眉棱骨、鼻子、法令纹、颧骨等部位反映身体状况。例如,眉棱骨全息对应左右髂骨、骨盆;鼻子可反映脊柱及脊柱侧弯情况。

  3. 人中的不同形态也有特定含义,宽而平提示阴道松弛等问题;窄而深则表示生命力旺盛、欲望强。

  4. 卵巢早衰症状包括肝斑、蝴蝶斑、上唇皱纹、胡须、例假量少等。

  5. 全息诊断包括面诊、耳诊、眼诊、手诊、肩胛骨全息诊断、肚脐全息诊断、全息足诊等多种方式。

  6. 冯晓垒为中医爱好者提出不走弯路的学习步骤:解刨学 / 筋膜学、体态辩证、全息诊断、全息反射区疗法、徒手骨雕、阴阳五行 / 九宫八卦。

  冯晓垒以大医精诚之心,弘扬中医文化,推进中医百年发展。他祈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父母安康、家宅平安,愿天下无疾苦、世上少忧愁、人心归本善、众生离苦恼、人人明事理、万世享太平。

  (稿 靳朴 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