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呼唤传统邮箱回归

  八十多岁的岳母不会上网,更谈不上发电邮、聊微信,她还是习惯那种老旧的传统生活方式。前些日子,岳母给外地的友人写了一封信,让我和爱人帮她投寄。我们拿着信件在小区里搜寻,没见到那种绿色邮筒,又跑了几条街,还是没找到投寄邮箱。最后,只好跑到邮政局,交给了邮递员。

  不仅是绿色邮筒在城乡难觅踪迹,就是那种小巧的传统信报箱,在小区、家属院也很少见了。我有订阅报刊的习惯,每年都要订几份喜欢的报纸、杂志,以前都是邮递员给申报一只信报箱,集中挂在楼栋前,随送随取,极为方便。现在我所住的老旧小区改造,小小信报箱也给“改”掉了,说是有碍美观,由门卫室统一收取。这样一来,所订的报刊连同信件堆放在一起,取件不方便不说,还经常缺失。

  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老年群体还是非常需要像传统邮箱这种服务设施的。一方面,一些老年人学习新知识、适应数字化的能力不是很强,基本上还沿袭过去的写信寄信、读书看报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是情感使然。老年人对纸质化的东西往往怀恋,即使有些老人学会了上网,在家人的帮助指导下会使用智能设施,可他们依然喜欢选择写信交流信息,沟通感情,喜欢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慢生活。

  希望社会能够重视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合理保留像传统邮箱这类老年人熟悉的服务设施,这也是满足“适老化”的要求。         (刘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