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才成为实现“三稳”目标的“动力源”

  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九个“一号文件”。对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对于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近年来,各地紧盯“人才振兴”战略,实施了一系列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下的人才激励保障政策措施,持续集聚各类人才,充分释放人才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要实现这个“三稳”目标,就要充分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促进粮食稳产增产。近年来国家从鼓励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培植优良品种、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强化农业科技与人才支撑,进一步促进粮食稳产增产。要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靠政策增收、提价增收、打工增收等都是非常必要的,但根本还是要靠发展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的引领,才能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因此,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要靠科技和“土专家”,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更要靠科技。

  培育农村实用人才,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从去年来看,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农民收入得到稳步提高,但由于农业现代化水平受限,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依然严峻。要想突破这个“瓶颈”,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还得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一方面要全力吸纳,拓宽人才来源渠道。切实做到以需引才、以用育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另一方面要全力培训,发挥人才引领作用。该乡以“土专家”现场培训为主阵地,手把手传授经验,发挥人才专业特长,助推农民增产增收。

  用好乡村管理人才,确保农村稳定安定。在农村,只有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在任何时候,都让群众信得过、靠得住、指望得着,才能成为农村党员和群众的“主心骨”,成为党在基层阵地上的“战斗堡垒”,才能够保障农村稳定安宁。发挥村级党组织“领头羊”作用,带领群众切实增强市场意识、选准发展项目、掌握一技之长,有效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高村民创业致富能力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发挥村级党组织“建设者”作用,为民分忧解难,组织好、引导好党员群众,引导他们自发参与村级道路、饮水、电力、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整治,提升村民自治能力,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发挥村级党组织“连心桥”作用,把工、青、妇等号召带动起来,积极服务群众,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和困难,增强服务群众能力,提高服务群众水平。增强服务群众能力。发挥村级党组织“协调者”作用,引导党员干部主动走门串户,进百家门、知百家情、了百家忧、解百家难,与群众交心谈心,及时排查矛盾纠纷,化解邻里矛盾。同时未雨绸缪,广泛宣传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道德,用文明和谐的理念引导教育广大群众,促进村落和谐稳定。

  (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