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打通 “ 数字高速路 ”,跑出县域发展加速度
说起兰考,你可能会想到“最美奋斗者”焦裕禄,想到漫天的黄沙,或者想到荒芜的盐碱地……
这里位于九曲黄河的最后一道弯,曾经的兰考县确实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苦,是一处“经济洼地”。1963年,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焦裕禄在这里种下挡风压沙的泡桐树。数十年过去,枝繁叶茂的泡桐树已然成为了当地老百姓的“摇钱树”,兰考县也在2017年成为全国首批、河南省第一个实现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
现在的兰考县,一年要接待全国各地几千批前来学习的干部。一部分是前往焦裕禄干部学院增强党性修养,另一部分则是来参观学习兰考模式。
兰考模式,一言以蔽之,便是通过普惠金融,发展自身经济。从激活本地人口,到吸引本土人才返乡,兰考找出了一个确定可落地,且可复制的方案。它并不依附某个重点产业,而是兼顾了整个县城的战略发展,这对中国2000多个县域具有借鉴作用。
县域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经济的发展,是人民收入的增加。传统的论调是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但是兰考模式跑出了一种创新的城乡融合的经济发展方式,并用数字化的力量逐渐消弭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边界。
2018年,兰考率先引入互联网银行,开发了第一个县域政务数据支持的数字化金融产品。随着数字资产愈发丰富,兰考的数字化转型成果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数字治理、数字经济、数字金融、数字服务、智慧农业……
“找不到钱的人”
兰考模式的魅力,在于它创新地利用了经济规律,巧妙协调了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关系。
我们常说,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但是兰考模式是反其道而行之的。
兰考普惠金融一开始瞄准的对象,就是那群找不到钱的人——农民和小微企业主。它想解决的不是某个行业或者某种职业的资金问题,而是具有资金难题共性的人群,从而扯开勒住县域发展的瓶颈。
这正是传统金融无法覆盖的人群,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链路长,不灵活,靠天吃饭的农民借贷难。
但想推进普惠金融,也面临先天问题:银行怕没人贷款,又怕他们贷了不还;银行放款难,农户贷款难。前者是传统风控难题,后者是机制。
表面上看是金融问题,实际上是数据问题——缺信息、缺信用、缺抵押,需要新的风控模式,解决农户、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有时候,先进技术的运用需要机制创新的土壤,一点制度设计上的差别,就能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此,兰考模式亦是如此。
兰考政府采用线上数字和线下走访并行的方式共同破题,对症下猛药。
它打破了传统信贷“先信用后信贷”的固有思维,选择逆向行进——“先信贷后信用”,将信贷前置于征信记录之前,以普惠授信的方式,将小额信贷全面覆盖,只要农户“无不良信用记录、无不良嗜好,有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即可获得无差别的3万元额度。
大胆尝试,小心求证。兰考的步子不是一下迈开的。它设计了以数字普惠金融为核心,以金融服务、普惠授信、信用建设、风险防控为基本内容”的“一平台四体系”,这是通过协调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尝试的新机制、新路径和新模式。
农户信贷数据越好、额度越高,最终形成信用、信贷互促增长,极大激发群众创业的热情,不少退休闲赋居家的农民贷款创业,不乏60岁老翁贷款开民宿的案例。
2018年,兰考县政府与网商银行合作,网商银行协助当地政府,利用政务可公开的数据,搭建县域专属的数字信贷风控模型,开发线上产品“兰考普惠”数字农贷,成为第一个县域政务数据支持的数字化金融产品。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大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也被调动,相继开发自己的数字信贷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由单一向多元、由封闭向开放、由垄断向竞争转变,使农民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更丰富、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截至去年,农户数字建档率超过9成,规模已成。不论是支持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乡村旅游、科技创业等等,兰考都有了再进一步的可能性。
2.0模式雏形:数智新兰考
兰考模式的另一个化学反应,在于数据上行之后的势能,为兰考建设数字县域提供了无限潜力。
这几乎是模式设计之初,就可以预见到的进化方向——随着5G和云计算技术更新迭代,进一步引入数据技术,打通各类数据、解决信息孤岛,使得大数据算法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加快当地的数字化转型,在各个领域落地开花。
2021年,兰考县启动第一批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在县域范围内开展大面积的连片整治,打破城乡之间的界线,将全县农田统一规划,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也促进城乡进一步融合。
农田建设以“建设标准化、装备现代化、应用智能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五化”要求,结合现代智慧农业物联网,打造升级版高标准农田。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4.12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94.2%。
近年来,兰考县还先后荣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河南省高标准农田评价激励县,今年全县小麦产量42.538万吨,为稳定粮食生产作出突出贡献。
建设现代化农田的同时,不断更新发展的县域,也对县域政府的治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兰考升级最初的“一中心四平台+”模式,逐步扩展到县域治理现代化。
目前兰考的中心城区,已经全面实施数字化管理,利用传感器、天眼等数字技术,实现全面数据上行。通过实施“网格化数字城管系统”,管理者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县域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高县域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从被动、低效、粗放的管理模式,转向高效、精细、预判式的数字化管理。
如今的兰考,大片的高质量农田,泡桐林,绿树夹着乡村阡陌连片成荫,全产业链绿色生态体系,不搞大拆大建,创建园林城市、打造生态廊道,全县生态稳步健康发展。
归根结底,尊重现实,尊重经济逻辑,自下而上的顶层设计,以更为长远的目光打量数字化转型,是未来中国县域更新中“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