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教师报课博会在河北保定举行
6位名师执教引领课,10个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分享,228节从小学到高中的教师新秀展示课,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00余名与会者参会,在线直播观看人数13.6万人次。时隔6年,为期两天的第六届中国教师报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博览会(简称“课博会”)10月14日在河北保定落下帷幕,各项纪录创历史新高。
本届课博会以“为素养而教,为迁移而学”为主题,由中国教师报和河北省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保定市美术中学和北京市八一学校保定分校承办,分为主旨演讲、微报告、心得分享、主题沙龙、好课观摩等多个环节。中国教育报刊社副总编辑、中国教育报总编辑周飞,保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伟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从2023年开始有组织地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这一行动方案为推动国家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的转化落地绘制了新图景,提供了行动纲领。本届课博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召开的。
如何理解核心素养,保定市教科所所长徐亚丽认为这是人在接受教育后,能够在未来复杂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为素养而教,为迁移而学”,青岛中学校长汪正贵认为核心素养要在实践中落地,“能够迁移的是能力和核心素养,这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要以低门槛、高挑战的任务来驱动学生学习”。
在操作方面,南通市教育局倡导的“立学课堂”强调四个意识:一是儿童意识,优化课程的人际关系;二是资源意识,改造课程的环境资源;三是亲历意识,促进经验的完整生长;四是质量意识,回应儿童的成长需求。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小学在幸福交响课堂中倡导“三真”,即真学会、真探索、真问题。真学会,即在体验与实践中自主获得学习的方法,再回归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真探索,即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师退一退,学生有更充分的交流;教师等一等,学生思维的时间更多一些。真问题,即唤起学习的问题情境,鼓励提出真问题,强调研究的问题来自真实困难和真实生活。
本届课博会特别设置了“我的课改故事”演讲之夜环节,12名一线校长、教师讲述了各自的课改经历。其中,四川省遂宁市遂州外国语学校教师李剑的《课改,让我慢下来》主题演讲获得了特等奖。“今天晚上的演讲太好了,这是来自课堂的真实故事,一线教师的真实声音很真实、很接地气、很有启发性。”山东省高青县教研室负责人李春刚用三个“很”表达他的感受。
微报告环节分享的中国教科院朝阳实验学校“思考力课堂”、济南市历城区礼轩小学“大单元教学”等课堂教学创新成果都是近年来《中国教师报》报道的改革典型。河北省成安县向阳小学教师李海亮说:“我在课博会上看到了不一样的好课,如北京中关村三小数学教师孙敬彬的《可能性》,清华附中广华学校副校长王岚的《探索规律》……他们不是从外部点燃学生,而是自然地让学生内燃起来,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真正实现了生本课堂。”
“在这里,我们探寻课改方向,汲取课改力量,看到课改希望。”与会专家、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蓝青学校教师刘发建表示,这次课博会犹如一场及时雨,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打通课程改革最后一公里的决心与行动。
参会教师通过聆听专家报告、观摩名师课堂等,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等内容进行交流探讨,吸收前沿教学创新成果。课博会组委会认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我们要进一步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这也是举办本次课博会的初衷。”
会议最后,课博会组委会发布了6点会议共识。共识内容如下:
1.课程教学改革已经走进“深化”阶段。深化阶段课堂要向何处去?要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要坚持育人为本和素养为要,育人为本是理念性原则,素养为要是操作性策略。我们能否把这些原则和策略转化为生动的实践呢?
2.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纠偏、不断迭代的过程。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个概念推翻另一个概念,也不是概念翻新的游戏,而是一个实践不断迭代深化的过程。那么,在不断迭代的改革中,我们能够守正、守常,做到不折腾、不懈怠吗?
3.课程教学改革要秉持“问题导向”和“痛点思维”,因为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改进的空间,哪里有痛点哪里就有变革的契机。那么,你感知到教学的痛点了吗?梳理过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吗?
4.教学是“以学定教”与“以教导学”的动态统一。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勇敢地说出“我不会”,推动“学”的根性研究,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教师的设计能力,让教学更有召唤性,让每一堂课有意思、有思想、有超越。在实践中我们是否做到了二者的协同推进?
5.为素养而教,为迁移而学,需要梳理四个意识:一是儿童意识,优化课程的人际关系;二是资源意识,改造课程的环境资源;三是亲历意识,促进经验的完整生长;四是质量意识,回应儿童的成长需求。这四个意识我们具备了哪些?又缺少了哪些?
6.课程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改人,因为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点亮人的旅程。这一旅程中重要的是“看见”,看见学生的可能,看见教师的成长,看见课堂里的故事,看见改革过程即是奖赏,看见教育的复杂。这些我们都看见了吗?(褚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