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洧川镇:让文化振兴“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
“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看不完数不尽胜利的消息……” “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能吃亏自然就少是非……”12月13日上午,在尉氏县洧川镇文化合作社排演厅内,不断传来戏曲学习演唱声,十几名业余文艺爱好者,在一起练习河南地方戏唱段。这是该镇以文化宣传、文艺演唱为载体,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个侧面与生动写照。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今年以来,尉氏县洧川镇将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挖掘文化资源,厚植文化底蕴,激发文化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柱和文化滋养,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
该镇积极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实施传统技艺振兴、文物保护、非遗传承和历史名人效应等,彰显乡村文化魅力。目前,全镇现有省保单位2处、县保单位6处,发展传统文化传承亮点10个,成功申报非遗项目12个,从而带动了乡村产业振兴,巩固拓宽了脱贫成果。
该镇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城门、城隍庙等古遗址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镇为目标,对镇域内基础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定位,科学规划、适度开发,使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名副其实,同时将洧川豆腐、牛肉、锅盔等文旅产业项目进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年创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该镇着力传承民俗文化,梳理和萃取镇域民俗人文内涵,结合肘搁、广场舞、盘鼓、舞龙、腰鼓、大头舞、魔术、杂技等浓郁乡土特色的民俗表演,深化“一镇多品、一村一韵”品牌,打造特色宣传祖训家风、精神文明宣传墙等60余处,打造肘搁、大花轿、大排鼓、小车船等文艺形式6个,年均直接受众3万余人次。
该镇积极引导群众文明、勤俭举办相关事项。目前,全镇已开展各项文化活动200余场次,建成文化合作社2个、历史名人塑像1处,建农家书屋、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各37个,规范引导村民群众简办红白事20余件次,节约开支200余万元,助推了乡村文明和移风易俗工作。
该镇将非遗文化与千年古镇旅游有机结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先后成功申报县级非遗项目12个,使“文化艺术节”“豆腐节”等成为该镇文化“名片”。目前,该镇已成功举办“文化艺术节”七届,年均到此观光游览者达10万余人次,仅洧川豆腐年销售额就达600余万元。
“我们要依托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文化强镇战略,突出镇,特色,打造文化品牌,拓宽发展文化产业途径,手握“文化古镇”的好牌,打出“文旅名镇”的成果,将文化内在实力作为古镇‘名片’,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宝,让全镇文化振兴‘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为实现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的目标夯实基础!”该镇党委书记李永瑞如是说。(王水田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