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鸿声”是令我终身铭记的角色

  郑州七中高二(16)班 雷博森

  一开始我只是被拉过去当个演员,初读剧本,就感觉文笔很好,语言很有书生气,但洋洋洒洒六七千字读下来,却没读懂这部剧想表达什么。于是我就“操刀”删改,又兼职了副编剧。

  距离第一次彩排两天的时间,我们需要融合两个班的剧本,又要完成排演的磨合,实在紧张,所以彩排时效果不如人意。演出后,大家一块儿去吃晚饭时都有些垂头丧气,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吃过晚饭,我和主编剧张元瑞找到了十五班的导演王冠宇,在陈老师的帮助下,我们讨论了一晚上剧的主题。综合考虑到“大师”这个主题和时长限制等因素,我们决定在不舍弃原有故事主体的情况下,抓住“教育”作为切入点,确定“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核心主题,并给出我们的答案——博雅地育人,育博雅的人。同时舍去了很多无关紧要的人物和情节以让剧本的矛盾冲突更集中更充分。在李京燕老师的建议下,我们优化了两个剧本融合的形式,整个故事的流动和转场更自然。

  我想再谈一谈作为演员扮演雷鸿声的感受吧。终版的雷鸿声角色,是我亲笔塑造的。他是故事唯一的正面人物。两周来,我一遍遍地从亲笔写下的台词中体会他对自己教育理念的坚守,在一次次中枪倒地的疼痛中感受这种坚守的代价之沉重。他究竟犯了什么错?在一次次的倾情投入后,我明白了:错的不是他,而是当时的社会。他所坚持的德育需要漫长的教育周期,怎能被那个急功近利、轻浮冒进的社会所接受?他理解好友余季潜的救国心切,但更希望他平复冒进躁动的心,目光长远地考虑教育这门学问的复杂性,认识到其使命之重大,不能仅凭一腔热血就轻率为之。但他这样温和的主张终不被余季潜所接受,就像最终也没能得到那个激烈的社会的接受,自己也成为了黑暗的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从雷鸿声身上,我感受到那一代读书人他们在动荡的时代中忧国忧民的情怀、上下求索的精神,在穿上长衫的那一刻,我就是他,我感受到他的热烈和苦痛,他的勇猛和脆弱。哪怕是脱下长衫,他还住在我心底,仿佛时时与我对话。

  雷鸿声,于我而言,不是“鸿飞那复计东西”,而是令我铭记终生的“声震人间”。